编者按:《湘潮》发表文章《毛泽东与横跨半个多世纪的十次党代会》。文中描述,七大以后的11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胜利召开中共八大,毛泽东进行了充分准备。现对文章摘编如下:
在毛泽东参加过的党代会中,中共八大可以称得上是他最为高兴的一次大会。因为七大以后的11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建立起来。
为了胜利召开中共八大,毛泽东进行了充分准备。1956年4月25日,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分析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强调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论十大关系》不仅为召开中共八大提供了指导,而且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邓小平后来这样评价道:《论十大关系》“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1133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出席大会。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也派出代表团列席大会,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力量。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应邀参加大会,并以一件刻有红军胜利渡过大渡河情景的象牙雕刻作为向中共八大的献礼,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在致辞中说:我们用这件礼品来象征我们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舟共济”,胜利地过渡到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中共八大是党史上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为此,大会分析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大会作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七大以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而载入史册,而中共八大却没有再提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毛泽东从1948年11月开始,在文件中坚持将“毛泽东思想”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或者就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1954年12月,中央宣传部还专门发出通知:“毛泽东同志曾指示今后不要再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以免引起重大误解。我们认为今后党内同志写文章做报告,应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办理。”但是,不提毛泽东思想,丝毫不影响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丝毫不影响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全国人民中的威望,已经空前地提高了。或许这也正是中共八大可以称之为毛泽东最为高兴的一次党代会的原因所在。